学院在网络安全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1. 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学院不断完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逐级压实网络安全责任,定期开展网络安全培训和安全隐患排查,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等。
2. 技术防护措施:
购买硬件防火墙及上网审计设备,从网络入口和出口进行安全防护。
服务器安装防病毒和防火墙软件,增强防篡改、防病毒、防攻击的能力。
对网络设备、服务器、信息系统等设置高强度密码并定期更换。
定期开展安全检查,监控SQL注入攻击、跨站脚本攻击、弱口令、木马病毒等。
3. 网络安全教育与宣传:
开展网络安全专题教育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组织网络安全演练和培训,邀请专家授课,内容涵盖网络安全形势、智能AI技术诈骗案例分析等。
4. 应急管理和演练:
成立网络安全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应急预案,确保发生网络安全问题时能够高效、有序地处理。
在“青城·护网2024网络攻防演习”中,学院被评为“优秀防守团队”,通过演习提升了应急响应和系统恢复能力。
5. 物理和设备安全:
对核心网络设备和线路进行备份,并实时监视和入侵监测。
在机房及敏感区域部署电子访问控制系统,记录人员出入。
6. 数据保护与备份:
对重要数据进行本地和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安全。
加强网站系统安全策略设置,及时排除安全漏洞。
通过以上措施,学院在提升网络安全防护水平、增强师生网络安全意识以及构建安全稳定的网络环境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学院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建设的最新趋势和最佳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制度体系:
学院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包括网络安全政策、网络安全培训、网络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等。例如,信阳学院制定了《信阳学院网络安全责任制追究办法》《信息系统建设与运维管理制度》《信阳学院校园网安全管理条例》等多部网络安全制度。
华中科技大学也通过出台一系列相关制度和文件,如《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华中科技大学信息系统建设和运维管理办法》等,健全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体系。
2. 加强技术防护:
学院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防护,安装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安全设备,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漏洞修补。
信阳学院在十年的发展中,从制度、设备、管理三个方面构建了网络安全体系,确保了网络安全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3. 强化顶层设计: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部署,结合学院发展需求,提升工作效率。例如,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2023年的工作计划中强调了强化网络安全责任,优化服务保障。
4. 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国家实行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实行重点保护,并保证安全技术措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等保2.0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的原则、方法与手段。
5. 提升师生网络安全意识: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教育学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防范网络风险。例如,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培训,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意识。
6. 优化数据管理和服务能力:
优化校本数据中心建设,推动重要业务系统和小微应用建设,实现教育数据标准化和职教智慧大脑数据中台的充分对接,提升校园协作办公和管理服务能力。
7. 应对新一代数字技术挑战: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工业控制系统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发展,学院需要建立协调、统一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这些新技术的安全应用。
如何有效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要有效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多维度策略:
1. 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
校园广播和微信公众平台宣传:通过校园广播和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等渠道全方位宣传网络安全知识,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深入体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专题培训和讲座:组织网络安全教育专题培训,播放网络安全案例视频,讲述电信诈骗案例,生动展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还可以邀请网络安全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会,提高师生对网络安全的认识。
法治宣讲和反诈宣传:通过法治宣讲和反诈宣传活动,结合真实案例介绍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手段,发放反诈宣传手册,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2. 提供实际操作机会:
网络安全实践实验室和竞赛:设立网络安全实践实验室或举办竞赛,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加深学生对网络安全的理解。
钓鱼邮件演练:开展钓鱼邮件专项演练,增强师生对钓鱼邮件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3. 加强网络安全教育课程:
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要求教学系部开设计算机网络课程,延长网络教室开放时间,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教授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
新生入学网络安全培训:为新生进行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内容包括网络安全重要性、网络舆论暴力防范等。
4. 建立安全审核机制和应急方案:
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成立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定期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建立健全信息审核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造谣事件,防止谣言扩散。
应急方案:设立应急方案,研究测试信息安全应急方案,以应对校园网遭到恶意攻击的问题。
5. 加强无线网络安全管理:
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师生应在自己的电脑和移动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并定期更新病毒库和软件版本,以防止恶意软件的感染。
保护个人信息: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网络上随意透露自己的敏感信息。
6. 利用新媒体矩阵进行协同联动:
线上学习平台:登录中国大学生在线官网进行线上学习,进入“乐活校园”学习专区,了解各类反诈防骗和校园安全事件。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的构建和优化方法有哪些?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的构建和优化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事件监测与预警:
通过部署网络监测设备和安全软件,实时监测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发出预警。例如,当网络流量出现异常激增、系统出现大量的错误日志等情况时,可能预示着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2. 应急响应流程:
应急响应流程通常分为准备、检测、抑制、根除、恢复、跟进六个阶段,依据国际通用的PDCERF方法学进行操作。实际操作是综合性工作,涉及技术、管理、人员和机制等多方面。
3. 应急预案制定:
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的流程、责任人和资源保障。应急预案应包括对数据加密和备份、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实时监控和日志分析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4. 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模拟测试和改进计划,确保应急响应团队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安全事件。
5. 事件检测与分类:
通过实时监控网络流量、系统日志和安全设备日志等数据,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并对事件进行分类,确定事件的性质、来源和影响范围。
6. 事件分析:
对已检测到的事件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包括攻击源分析、攻击手段分析、攻击目标分析等,以了解攻击者的意图和动机,判断事件的严重程度,为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提供支持。
7. 处置与隔离:
在确定事件的性质和影响范围后,应急响应团队会立即采取措施,对受影响的系统进行隔离和保护,防止事件进一步扩大,同时对已感染的计算机进行清理和修复,消除恶意软件和后门,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8. 根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制定:
通过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这包括对网络架构、安全策略、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方面进行全面审查和优化。
9. 恢复与重建:
在处置和隔离受影响系统的基础上,应急响应团队会尽快恢复受损系统的正常运行,确保业务连续性。对于无法恢复的系统或数据,将进行必要的重建工作,包括安装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和配置安全策略等。
10. 总结与反馈:
在事件处理完成后,应急响应团队会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总结和反馈,梳理经验和教训,不断完善应急响应流程和服务水平,将事件处理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汇总成报告,提供给组织管理层和相关人员参考和使用。
11. 法律和合规性:
确保应急响应计划符合法律和行业标准,了解法律义务和责任。这包括与机构合作,确保应急响应机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
12. 信息收集和分析:
迅速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利用SIEM系统识别和响应安全事件。通过大数据和AI技术,自动识别威胁并提供处置建议。
13. 恢复和业务连续性计划:
制定业务连续性计划(BCP),确保关键业务功能快速恢复。定期测试和更新BCP,以应对新的安全威胁。
14. 后事件分析和改进:
彻底分析事件原因和影响,根据结果改进应急响应计划。通过持续监控和更新应急响应计划,确保其能够应对新出现的安全威胁。
15. 合作与共享:
与其他组织共享威胁情报和最佳实践,通过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威胁,增强整体防御能力,减少响应时间,提高整体处置能力。
针对智能AI技术诈骗案例,学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进行防范?
针对智能AI技术诈骗案例,学院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进行防范:
1. 举办讲座和班会:
汽车学院辅导员赖雅静于2024年12月17日举办了一场以“AI诈骗防范”为主题的讲座,通过展示实际案例,揭示了AI诈骗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并分享了实用技巧,如不轻易相信陌生号码的视频通话和语音消息,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等。
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学院于2024年10月21日组织了一场以“预防网络诈骗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辅导员们详细讲解了如何识别和预防网络诈骗,传授防骗技巧,强调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保护个人信息。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于2024年11月4日至8日组织了“智御诈骗,共筑安全网”主题班会,详细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定义、流程、常见手法及预防措施。
2. 多渠道宣传和教育活动: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通过学生寝室、一站式学生社区等平台,组织了“反电诈教育行动”、“防范诈骗手牵手”学生社区沙龙以及“青春不欺,校园无诈”反诈宣传作品比赛等活动,有效增强了师生的反诈防骗意识。
江南大学国际学院持续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特别关注近期引发广泛关注的AI诈骗,并建议采取具体措施,如要求对方在视频通话时挥手,观察面部数据干扰,询问只有对方知道的问题等。
3. 合作与联合宣传:
人工智能学院与沥海街道派出所联合开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邀请派出所副所长钟侠波进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活动,提醒学生理性消费,展示电信诈骗手段和防范措施。
4. 发布防范手册和宣传资料:
湖北科技职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汇编了《人工智能学院防范电信诈骗知识手册》,详细介绍了十种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揭露了诈骗犯罪手法,并提出了“四不一多”防骗口诀。
学院在数据保护与备份方面采用了哪些先进技术或策略?
学院在数据保护与备份方面采用了以下先进技术或策略:
1. 异地容灾备份方案:西南大学信息化建设办公室对现有备份平台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并实施了异地容灾备份方案。通过采用先进的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确保了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备份平台还配备了智能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控数据备份状态,并在发现异常时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
2. 远程数据备份:石化管理干部学院采用了远程数据备份策略,通过建立远程备份服务器,实现数据的实时远程备份,确保数据安全。该学院还引入了浪潮技术工程师的设计方案,实现了数据的双层保护,包括实时远程备份和定期数据导出。
3. 数据加密技术:多个证据提到使用先进的加密技术来保护敏感数据。例如,西南大学的备份平台采用了数据压缩和加密技术,留学生教务管理系统也采用了先进的加密技术来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传输和存储。
4. 定期备份和灾备恢复功能:留学生教务管理系统具备定期备份和灾备恢复功能,防止数据丢失或损坏。系统还支持权限管理,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访问和修改相关数据。
5. 智能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西南大学的备份平台配备了智能监控功能,能够实时监控数据备份状态,并在发现异常时自动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还建立了快速反应的安全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确保在数据安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采取措施,限制损失。
6. 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数据备份设施:校园数字化平台需要建立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数据备份设施,并制定切合实际的数据备份策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存储需求。
7. 数据防泄密系统:红线防泄密系统采用高强度加密算法和透明加密技术,实现内部数据信息全生命周期加密保护。该系统基于云平台管理,无需内部服务器搭建,降低了维护成本,并提供了高度集中管理和灵活的分组管理机制。
上一篇:学科评估中的影响因子如何计算 下一篇:学院的师资培训机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