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如何缓解精神紧张
1. 神经生物学机制:
杏仁核与小脑的交互:研究表明,运动时,大鼠的杏仁核神经元被激活,同时受到小脑齿状核神经元的影响。这种神经信号传递表明,从小脑到杏仁核的路径在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运动几天后,大鼠表现出较低的焦虑水平,这表明运动有助于减轻焦虑。
长期增强作用:运动诱导的杏仁核神经元的长期增强作用可能是其对情绪产生持续正面影响的机制之一。这意味着运动不仅即时影响情绪,还能通过改变神经连接的强度带来长期的好处。
下丘脑的作用:下丘脑神经元通过释放食欲素激活小脑齿状核神经元,形成一个抗焦虑的神经通路。当运动激活这一通路时,能提供一连串的兴奋性信号,增强抗焦虑效果。
挑战性运动的特别效果:研究发现,如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或日常间歇性剧烈体能活动(VILPA),由于对协调性的更高要求,能更有效地激活相关神经通路,从而提供更强的抗压效果。
2. 心理层面的影响:
注意力转移:运动时,人们往往将注意力从压力源转移到身体活动上,这种注意力的转移有助于减少对压力源的过度关注,从而减轻紧张感。
内啡肽的释放:运动能促进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自然的“感觉良好”化学物质,有助于提升心情,减少紧张和焦虑。
自我效能感的提升:通过设定并达成运动目标,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增强,这种成就感可以对抗压力感。
改善睡眠质量:规律的运动有助于改善睡眠,而良好的睡眠是缓解精神紧张的关键。
3. 具体运动方式:
瑜伽、撸铁、跑步、跳绳、游泳、跳操等不同类型的运动,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帮助缓解精神紧张。瑜伽通过呼吸和冥想带来平静;撸铁增强自我控制和自信;有氧运动如跑步和游泳,通过身体的活动释放紧张情绪。
运动通过调节神经系统、释放有益的化学物质、转移注意力以及提升个人的心理状态,共同作用于缓解精神紧张,从而提升整体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上一篇:迈克尔·杰克逊的葬礼上有哪些特别安排 下一篇:运动对胃疼的影响如何